莊志祥指出,隨着各國央行現在急於提高利率以解決通膨問題,投資市場似乎更傾向是一場具變化性的「西洋棋遊戲」,也就是投資人現在面臨到更具策略性及對抗性的挑戰,而對手正是全球各國央行。這對於我們多元資產團隊來說,更需要評估不同資產的相對風險及相對價值。舉例來說,債券比股票更不容易受到經濟衰退風險的影響,而目前的股價尚未充分反映企業獲利的不確定。
根據施羅德的計量模型顯示,目前我們所處的經濟週期正在步入「減緩」這個階段,而這在股市循環中也是最具挑戰性的階段。全球經濟展望將朝向停滯性通膨發展的可能性增加。主要原因是供給面因素會進一步推升通膨。若全球供應鏈瓶頸無法儘快緩解、勞動力市場持續緊張,則工資上漲將進一步提高生產成本,導致由成本推升的通貨膨脹。目前,中國可能繼續實施防疫清零政策,例如採取滾動式封城。若Covid-19變種病毒在中國反覆爆發,將迫使中國政府採取週期性封鎖措施,則其國內產能將急劇下滑擴大至全球供應鏈危機。
此外,高通膨的時代,經濟的成長將會減緩。施羅德預期美國經濟在2022年和2023年將分別成長2.6%和1.5%。而爲了控制通膨,聯準會將採取更爲鷹派的貨幣政策。預期聯邦基金利率將在今年第4季達到3%的水準,將有助於CPI到2023年從5.5%下降至2.8%。聯準會未來可能將改變貨幣政策方向,預估美國將在2023年降息50個基點,並進一步實施寬鬆政策。